1. 洲际帆船赛事回归
2025年ILCA亚洲(公开)帆船锦标赛于6月4日-8日在秦皇岛北戴河新区举办,这是秦皇岛时隔36年再度承办洲际帆船赛事。赛事吸引了17个国家和地区的171名运动员参赛,覆盖ILCA4、ILCA6、ILCA7三个级别。创新观赛体验:组委会构建“海陆联动”体系,通过岸上实时转播大屏、分时段搭载观众出海等方式,提供沉浸式观赛场景。2. 家庭帆船赛普及航海文化
6月7日-9日,中国家庭帆船赛·秦皇岛国际旅游港站开赛,设HobieGetaway和FAREAST 28R组别,吸引38组家庭、近140名参与者。赛事以“一场赛事,全家人的旅行”为主题,推动帆船运动走进普通家庭。 二、马拉松经济的消费能量
1. 大型赛事带动文旅消费
3200威尼斯vip2025秦皇岛马拉松于5月11日举办,吸引1.7万名跑者参与(含马拉松7000人、半程5000人、健康跑5000人)。据市体育局测算,赛事直接拉动消费1.68亿元,成为文旅经济的重要引擎。全域联动:赛事期间,28家景区对参赛者免票或优惠,并推出文化探秘、滨海休闲等5条精品线路,深化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理念。 三、文体旅融合的创新实践
1. 赛事与城市资源深度绑定
自然优势赋能:秦皇岛拥有184.88公里优质岸线,适航期达7个月,18家专业俱乐部扎根于此,近年吸引近百万游客体验海上运动。产业延伸:帆船亚锦赛配套“国际航海文化季”“帆旗艺术共创”等活动,结合赛事主题旅行产品(海景住宿、文创市集等),打造消费闭环。2. 青少年赛事培育运动土壤
6月11日-13日,全国青少年U系列场地自行车冠军赛在秦皇岛举办,吸引全国20支代表队、226名青少年运动员竞技。赛事融合教育属性,组织千余名学生现场观赛,传递体育精神。 四、全域体育旅游格局形成
秦皇岛市体育局副局长王静指出,通过“扬帆品海、尾波冲浪、山地骑行、沙滩运动”等多元项目,构建“从群山到大海”的全域运动网络,形成“时时在旅游、处处可运动、人人能参与”的体育消费生态。例如:
空间拓展:依托国际旅游港、滨海大道等场地,串联帆船、马拉松、自行车赛事资源,全年不间断举办活动。政策支持:政府联动企业开发“体育+旅游+休闲”模式,如港口集团转型航海文化示范区,年均吸引数万帆船爱好者。 结语:赛事经济激活城市新动能
秦皇岛以“赛事IP”为支点,撬动文体旅产业链升级——ILCA亚锦赛复兴航海传统、家庭帆船赛普及大众、马拉松拉动亿元消费、青少年赛事培育未来人才。这种多维融合模式,不仅强化了城市“滨海运动之都”的标签,更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量,为全民健身注入持久活力。